
星沙海關
項目詳細介紹
星沙海關綜合樓及中國電子口岸數據中心長沙分中心項目用房項目
2014年11月18日,在莊嚴的升國旗儀式與揭牌活動后,位于漓湘東路188號的長沙海關隸屬機構星沙海關正式開關并對外辦理海關業務,這是我省在各市州正式設立的第8個海關。
作為省會城市,長沙市的進出口量、進出口企業在全省占有重要份額,但一直沒有設立海關。2010年,中編辦批復同意設立長沙金霞海關,后因選址改在長沙經開區,更名為星沙海關。星沙海關于2012年9月正式奠基開工建設,由長沙經開區代建,經過3年多的籌建,昨日正式開關,承擔長沙、益陽、懷化3市轄區內的各項海關業務,具體包括通關、企業管理、加工貿易、稽查稽核、減免稅、非貿業務、郵檢等業務。
“之前我們的產品辦理報關、手冊核銷等業務時,需要從經開區開車半個多小時到市區、再去霞凝港等地,費時又費力,現在這些流程都能在星沙海關搞定了,從公司過來漓湘東路只要10多分鐘,方便多了。”正在報關服務大廳辦理通關業務的藍思科技報關人員告訴記者,由于進出口業務量大,她天天都要前往海關進行加工貿易業務,今天她正在申請手冊核銷,“主要是交通方便多了,經開區企業受益很大。”
“霞凝港太過偏僻,報關辦公環境比較差,而且沒有公交車,臨時送材料太麻煩。”周宇是中國外運湖南公司湖南外運報關行的法人,趕在星沙開關當天,他馬上來此了解情況。湖南外運報關行的業務是有進出口業務的企業和海關之間的“橋梁”,幫助企業進出口進行業務手續辦理。他介紹,目前湖南省每年進出口業務可達8萬單/年,長沙市就有3萬單/年,雖然海關已經推行無紙化通關,但實際操作上還是需要企業提供紙質原始單據,海關交通位置的改變可以提高通關效率,“星沙和霞凝港、機場相比當然是'城里'”。
此外,星沙海關已經完全推行“區域通關一體化”作業模式,讓企業可以選擇在星沙海關報關,貨物在實際所在海關放行,避免了來回奔波。
星沙海關首任關長徐曉捷介紹,星沙海關開關后將全面深化通關業務改革,在長沙地區大力推行區域通關一體化、關檢合作、報關單遠程申報、通關作業無紙化等通關模式,做好上海自貿區制度的復制推廣,提高通關效率,降低企業通關成本。充分發揮屬地管理職能優勢,為長沙市進出口企業提供全天候通關服務,促進外貿穩定增長。